光鲜亮丽的G20国际峰会刚在美丽的杭城圆满结束,太多美妙的灯光秀,大气恢弘的表演,精心准备的中式国宴,习大大信心满满的讲话及彭妈妈的优雅尊容,各种无处不都在展现中国的精彩及风貌,点开网络各媒体下面的评论,处处洋溢着身为国人的骄傲与自豪,除了这些我们大家都能看到的之外,同时也在向全世界传达一个意向:中国的经济,没有触底,中国经济,还很稳健并持续发展着,中国有信心!
其实,不管是国家,还是个人,当处于低谷或不如意时,适当地给自己信心,非常有必要,如果自己都没信心了,自己都先倒下了,那也就永远沉睡下去了。这是一个肯定。当然,客观方面,我们不得不提起一个现实的东西,当我们越缺少什么的时候,可能越在乎什么,也会越想更好地表现出自己虚的那一面。
初冬?
互联网行业寒冬,资本寒冬, 经济寒冬,说了好几年的寒冬,年年说来,好像作为我包括身边人的感触并没有那么激烈、直接,好像对我们普通大众也好像没有直接太大的影响,生活该怎样还是怎样,日子该怎么过还怎么过,工作亦然。暂不考虑物价上涨,通货膨胀这些因素的影响,只不过真要说直接的,可能也就是这一两年比较容易听到“业务难做,市场难推广,今年公司的效益远不如之前”类似的话,继而奖金少了?没涨薪了?某某部门精简人员了?甚至自己所在公司倒闭了?对于国家层面,这些微乎其微,但整个这些效应无限放大及增长,那就意味着:下雪了…寒冬真有可能一点点到来。
这两年,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感召下,整个中国的互联网及移动互联产业各种蓬勃发展,资本也不差钱地往这些产业各种砸,不断新兴的初创孵化企业也像春笋版一颗颗冒出来,攥紧动不动就几千万的天使\A轮就各种烧,人力市场的交换,薪资的膨胀也紧随而之,好不热闹。在那一刻,只要不是IT或互联网行业圈子的人,都会投来羡慕的眼光,羡慕你们的高薪,羡慕你们各自所谓美好的下午茶,团队宽松氛围好,甚至有些公司还招募了程序猿美女鼓励师,呵呵,恨不得大学专业重来,恨不得从底层做起开始报培训班学编码(这两年,确实大量的非科班出身的应届生都在报班学iOS,学Android等等,也让这两年的培训班各种赚得盆满钵满)。泡沫,终究会破的。随之而来,倒下的企业接踵而来,可能上一个新闻上报的是成功融资多少的消息,下一个新闻就已然成为失败案例中的又一典型,历史就是这么快速地在演变,诺基亚的前车之鉴忘了么?
寒冬下的现状
纵使这样,在所有实体经济低迷,产能过剩的当下,(呵呵的房地产方面,我就不在这个层面谈了)“互联网+”只能是政府及我们能够给出的一道现状最好的解题思路及方法,希望借助互联网重新让经济复苏。但很多初创公司,其实还是走错了方向,或者说互联网拯救经济只是我们的一厢情愿。这两天,通过一些渠道,了解到了一些消息,JD,ALi,58等都开始各种苦逼的内部运动,正大光明地提出强制“996”没有加班费口号,摆出谁不执行谁滚蛋的态度。就如有其中的童鞋表示,作为码农,大部分人都了解,在国内加班算是常态,需求较急时连续 996 几周多数人也没有什么怨言,但如果是硬性作为工作制度这点确实就有点接受不了。因为偶尔的加班完成自己的任务是必须的,但如果告诉这种加班的日子是工作规定,这种日子是见不到头的,怕这种状态消磨了对日常生活的应有追求。 我想说,没办法,国外确实不会这样,但是中国的这点臭毛病,真是没法改的。
其次,跳出这些抱怨,我们从另外一个角度去看待这个问题,是不是又有另外一个解读呢?那就是,以前初创的互联网公司,那种996甚至天天997不当人使的干活,对于初创公司九死一生这种生死存亡的问题大家能理解的话,如今知名的大互联网公司也开始这么做又代表什么呢?我相信,如果不是企业不好做,效益不好,没有哪个知名的互联网公司会赶这么作大死搞996,有人说这其实也是一种变相裁员罢了。当然,各公司情况不一,不去深入剖析,但从这些我们可以或多或少对中国经济形势有一个大致的预判,痛苦期不会那么快就结束,甚至真正的痛苦还没到来。
这些年,互联网玩的全是概念,全是虚的,光整互联网没用,互联网只有结合起实体业,用互联网的技术让实体业更好地运转起来更好地销售起来,才是互联网经济接下来的出路。也就说,互联网技术只能是辅,实体经济才是主,如果颠倒甚至只偏互联网,都只能是穷途末路。如果实体经济倒下了,经济自然不景气,钱更难挣,物资等价物这些又如何等价交换?每个人到哪里去挣钱?人人都到互联网公司挣钱?不现实。互联网不是解决实体经济倒下的替换品。
寒冬下的教育
说起挣钱,必然会聊聊工作,职业的选择。一个亲戚家的孩子,明年应届本科毕业,计算机专业科班出身,准备找工作了,大概了解了下,想看看他有什么想法?结果,一打听,惊出了一身汗,周围的大部分同学还有他,都准备跟着报15000学费“育知同创”(搜下它的创办日期就呵呵了)与学校共同忽悠的“培训班”学Android。他由于家境贫苦,因3个月15000的学费无法拿出,故才没报名,如若不是这样,他告诉我肯定就报了!当我听到这个信息的时候,瞬间非常非常失望及愤怒!理由如下:
1、了解现在的这种培训班的大致情况,纯商业批量化的操作,甚至涉及各种无良操作,无论是所谓的项目(作业),还是最终简历,一概一模一样,这样量产出来的人,跟机械化的机器人有何区别?这样的人,上岗之后不害公司?对真正的商业项目有用?(当然,我这里没有任何歧视,我控诉的只是无良只顾挣钱赚取最大利益的这些奸商培训班)
2、 这孩子及其它同学的科班知识没学好,大学白上了!(家境本是清苦,为何没有自悟自省?为何不多懂事一些让自己的大学过得更加充实,努力?我一直对家教素养教育特别感兴趣,寒门的家庭一样出烂子,富门中产家庭一样出自爱的好孩子)其次,如果你的专业不是计算机或相关专业,真想从事计算机行业,报个班情有可原,但作为一个科班出身的人,连技术你都自学不了,还要借助培训,那只能说明自学能力不行,发展有限,劝还是早点转行。科班生如果报班了,这是一种侮辱。何况别说科班出身,行业中一样有大量非科班出身非常棒的技术人,如阮一峰金融博士、日语系毕业的司徒正美等。要想通过技术找到工作立足,必须自己努力,别人是帮不了你的。经历了这么多年,包括我自己的失败,确认这是真理。
3、 最最气愤的是这一点,现在的这些无良培训机构竟然都渗透到正规的大学里头去了!(这点要做出一些声明,一些学校的校商共建人才培养合作项目,不同于我说的这类培训机构,比如中大的中法核工程,一些高校的定向培养班,这些都是正规且意向培养的)而这些急功近利的培训机构,通过一些大学昧着良心干出这种事,那就是罪了!作为大学及老师,鼓励并且号召科班出身的学生付费报名此类培训班,为了自己的利益和肮脏的钱,真是啥都能干!为人师者,教育部门做出这种行为,难道没有一丁点羞耻?果然中国的教育,还是不能期盼太高,一切都是唯利是图,不是求学求知塑造优秀人格的地方。对于一些准备出社会的一张张“白纸”,这害人不浅!
寒冬下的职场选择
上面说完我这小亲戚的情况,对于这些还在校园中的一张张“白纸”而言,社会是怎样,职场又是怎样,他们一切都是未知又好奇的。抛开这些,现在能实实在在影响到他们的,就是身边的老师,同学,我能想象得到,当你班上几乎所有的同学都在报这个培训的时候,这已然不是无知就可以轻易地定论,取而代之的而是内心的焦灼,彷徨。毕竟,环境真的能影响一个人。所以我愤怒。
这两年如果负责招聘的人,应该深有感触,所有的技术岗位里头,iOS & Android的简历是最不缺的,往往挂出去一天,就能收获上百个简历,甚至有时候,真有种公务员好职位那般竞争的激烈感!当然,真正符合的人选,少之又少,一个个又刷下去了,同时,也加大了招聘人的挑选人员的工作强度及难度。陷入一个“企业招不来人,人找不到工作”这样的窘境。
这个跟上面的教育机构大批量的量产有关,其次也跟这几年的移动互联网的火热息息相关,是移动互联网的火热,造就了iOS\Android开发的火热。毕竟人都不傻,对于培训机构,哪个赚钱,它就干哪个培训。对于毕业生或求职者来说,哪个工作好找,工资待遇高福利好,自然而然就会去趋向选择那一个方向。而始料未及的是,随之的经济低迷,移动互联网泡沫逐渐破灭,一个个移动互联网公司倒下,也给这些行业一次次泼了无情的凉水,所要的人员需求自然就会越来越少。
这种思维,就跟某些地方政府的简单思维一样,发现今年的猪肉涨价好多,OK,号召乡亲们各种养猪,结果同一个时间段下,所有的成品猪出圈准备卖的时候,发现市场不一样了,根本卖不上价啊!发现今年的西瓜好卖且贵啊,接着乡亲们自己看似看得懂行情,于是齐刷刷地都在自己家菜地里种上了西瓜苗,于是,到了收获收割季时,1毛钱1斤都无人问津。物以稀为贵,人也一样。
所以,真正从事某领域的人,可能实际上并不真正了解此领域。
对于像我这样的一个技术渣人,还失败地创过苦逼的业,以及一些其它经历,我就斗胆地来说说我理解的职场选择及技术方向,不一定适合所有的人。
技术何去何从?
任何一份技术岗位或其它工作,永远都符合金字塔模型的,顶尖或处于中上层或具备综合能力的人,永远都相对较少,而这类人也是企业最需要最渴望的。而易于替代且初级的人员,永远也都是占最多数最不缺的。所以,好比iOS\Android这些移动端的开发,准确来说,是初中级的很难找工作,而资深或高级的,永远还都是缺的。只不过,移动端的需求接下来会处于较为稳定的状态,基本上都是大公司会要,毕竟现在处于人人都有智能手机的时代,移动端不可能缺席。问题来了,大公司要的移动端人才,绝对不是简简单单的,必然要资深点的,何况人力市场的百里挑一。
上面说完,你认为这一领域的竞争就这样?其实,最关键的还远不只这些。还可以从技术本身的方向延伸,关于移动端的相关技术,iOS存在各种技术限制,毕竟苹果的生态圈有关,但近年来苹果在全球的手机、笔记本市场逐年慢慢疲软,创新也在逐年降低,未来如何我就不去预测了,我主要是顺便对上面我这亲戚孩子一个大致对Android的技术方向的简单预测。
Android,借助于Google得益于发展到现在,Google童鞋做出的贡献绝对功不可没,也为整个Android系的所有产业及Google带去了丰厚的回报。但对于Android的老爹Java来说,前些年,没卖给Google而给了Oracle,这就是一个永远无法解脱的宿命。看着你们都在挣大钱,而自己身为老爹的自己啥都没捞着,还得持续不断的支出,你懂得。这些恩怨背景,我就不去细说了。但不得不说,这是会影响后续Android社区发展的一个致命因素,这不也才有了Google逐渐慢慢放弃,重新打造自己的新一套体系那些东西。
而现在的移动端,尤其是大公司,都不会只是搞原生Android开发了,而是混合型开发,只不过外面的一个框架用下Android,其他的内容结构页面渲染,都用前端进行统一构建,这是出于开发成本+各种适配兼容的考虑。现在我们日常使用的腾讯各种客户端、淘宝的客户端、京东的APP都是这样做的。必然Android的可用空间将会相应压缩,当然有些产品,是必须得尽量用Native开发的,Web还是有限,话又说回来,谁知未来的技术进步到哪个阶段?说不定哪一天全部都淘汰了呢。说到这,其实我最不想讨论这些没劲的争论或者技术好坏,技术没有好坏,只有是否合适。何况,对于一个技术人员来说,快速的自我学习新技术的能力是必备的。在这里,我要引出一个我真正想说的,对于一个技术人的成长或职场选择,更多地在于一个行业方向。
技术终究还是得服务于行业,服务于业务。否则空谈技术有何用?
那么,结合当今困难的实体经济及行业,我们的IT及互联网方向该如何选择?毕竟行业太多,我也没有百事通的能力,但可以从某些点去侧面了解一些,好比紧跟中央高层的最新决策。看看到底政府在号召什么,到底我们大家迫切地需要什么。如果对于行业的方向,你撇下国策自己无头苍蝇般随意下海创业或选择某个行业领域,成功率基本太低,职业发展可能也会相应有所受限。这里,个人就只粗略地谈谈其中我稍微看好的几点。
- 农业科技方向。三农问题,始终是摆在整个十多亿中国人面前必须要解决的,农民不可少,农村必须要有,农业的吃饭问题关系千家万户,不是简单地通通到城市打工,成为城里人就能解决中国的人口发展问题的,可以说,没有农业,就没有中国。比如提高农业灌溉+播种+喷洒农药相关的农业无人机市场,这就是一个非常具有竞争力的一个科技方向,也是用IT及互联网技术解决并提高旧有落后技术的典范。
- 绿色能源方向。无论是电力,风力,煤炭,石油,如何用科技的手段及互联网最新的技术及思维去解决,变得更节约能源,利用率更高,工作效率更高。在调研电改最新文件及能源绿色化等中央最新一系列方案出发,可以考虑服务于特大央企如电网电厂,中石油,中海油,各地能源集团等相关的IT软件及互联网公司也是个经济寒冬时期的合适职场选择,毕竟背靠着大树,至少还能活下来,不是么?
- 电商方向。中国的电商发展及市场规模,全球第一,从而在电商相关的技术、运营策略、市场方面引领全球。其实,在某些方面,如今的实体经济萧条的原因,多多少少也跟电商的发展脱离不了干系。而人们日益追求高品质生活的迫切需求,加上全球化经济谋求复苏的关联,又催生了跨境电商的这两年的极速发展,迎来了新一轮各种蓬勃兴起,但终归最终的格局还是属于大公司的天下。所以,阿里,京东,亚马逊,唯品会,网易考拉海购等等倒是技术人可以停留足以抗衡萧条大背景的好选择。
- 衣食住行的迫切且必要方向。光“衣食住行”不行,必须要解决的是必要方向。如滴滴打车,一旦用上了它,你会发现,你的生活悄然被其改变,出行变得更加方便。支付宝,一旦用上了它,不管怎样,出门不带钱包真的变成了习惯。 这些东西,也是一次次在解决你每天都需要做的某些必要事情时,让你的体验又上一台阶,让你逐渐地离开不了它。
还有很多很多行业及方向,我没法也没有那个能力一一叙述。只不过,到了一定年纪,是该要想想在某个行业或领域一点点沉思&扎下来了。
最后
“经济”,这个高大上的名词儿,看似离我们很远,但实实在在时刻影响着我们普通百姓的生活,工作。希望中国的经济,早点复苏起来,也期待着国家,我们个人越来越好。